STORY Language
English    简体    正體
 

這樣要叫人家怎麼專業的起來

Feb , 2015

作者:Roy Huang

室內設計費一坪8,000,一坪5,000,一坪3,000,打折半買半送的有之,

一坪10,000起跳至20,000也不少,甚至更高的也有,怎麼來的?

首先,讓我們先正規的,專業的,以國際標準的,先把設計專業跟工程專業分開,比方說,平面視覺設計師專心設計平面視覺,收取平面設計費,印刷廠專注印刷品質,收取印刷費用,建築師專心設計建築,收取建築設計費用,營造廠專心蓋房子,收取營造費用,所以,室內設計專心設計空間,收取設計費用,施工隊伍專心實施裝修工程,收取裝修與管理費用,各有專業,在這樣比較正常的前提,室內設計公司單純的將設計做好,提交完整的設計圖文,以收取設計費用為主要營利。

那麼,設計費用怎麼計算,純設計公司才活得下去?

我們以台灣最常見的設計公司規模:3~5名員工,來做個簡單的成本分析。

人員薪資部分:

老闆:5萬(自己創業還5萬乾脆回去上班)

可獨立作業的設計師:4萬以上(22K是不可能的)

聽得懂在講什麼的設計助理:3萬(22K是不可能的)

靈光的行政兼財務:3萬(22K也是不可能的)

所以:薪資成本約15萬/月,一年13個月=195萬(一個月獎金)。

再來,

勞保約1.5萬/月

健保約1萬/月

勞退相對提撥約0.9萬/月

所以:人員延伸出來的費用一年約40.8萬。

再來,

房租:5萬(地點不好,空間也不大,還要裝修成本的攤提)

水電通訊:2萬(還不含晚上通霄開燈開空調)

所以:7萬/月,一年就是84萬。

以上195+40.8+84=319.8萬/年。(一家3~5名員工,以專業正規的純設計營利的公司,這是一定要的,在家眾與個人工作室不算)

再來,

辦公室維護費用呢?軟硬體更新費用呢?教育訓練要不要?創新研發要不要?會計師要不要?營業稅要不要? 有的沒的要不要?

這個部分依每家公司情況不一定,但肯定還有一筆可觀的帳。

那麼,成本如此,設計費該怎麼計算?設計公司才活得下去?

如果一家專業正規的純設計公司,針對一個30坪大小的空間設計,進行一個完整完善的設計流程,最少需要1.5~2個月(國外那種設計好幾年的就不談了),詳細的圖文資料製作,從溝通階段到結案所需要的圖紙,至少200張(算少的),

以3~5名員工的規模,一年最多十個設計案,否則將因延長工時而影響設計品質,以及設計思考的深度。

也就是說,一年必須設計十個約30坪大小的空間,或者一年之中總設計面積必須達300坪以上,室內設計費一坪必須以10,000計算,公司才能維持基本運轉,支付319.8萬/年的基本管銷,但是沒有獲利。

萬一一年之中的設計委託不到300坪呢?

這家3~5名員工專業正規的純設計公司就得面臨虧損。

那麼我們要問,人家一坪8,000,一坪5,000,一坪3,000也活的好好的是怎麼回事?人家不專業嗎?

真相是,

他們很專業,但是業主用不到他們真正的專業。

真相是,

業主買到的只是設計師的反射動作,然後質疑設計師的反射動作怎麼”不貼心”。

真相是,

他們必須在這樣的環境下養家活口,實在沒有餘裕,也沒有心力再講什麼專業正規的純設計了。

真相是,

他們必須壓縮”專業正規”,爭取案源,賣設計的表皮投其所好(又是工業風)。

真相是,

他們必須在一年之中努力爭取設計600坪,甚至1000坪以上,燃燒生命,沒有生活,然後缺乏生活經驗。

真相是,

他們承攬工程謀生,他們必須變成工程裝修公司,面對業主鍵盤詢價的質疑,以及面對至少一年保固的成本。

真相是,

他們的設計越來越沒有對環境的影響力,只有風格的大鍋炒(還是工業風)。

真相是,

連國內設計相關工會或協會,都認為室內設計師的業務”好像”包含裝修工程。

真相是,

國內多數設計公司的設計流程,無可奈何的必須包含工程合約的簽訂,然後設計費”打折”。

真相是,

設計費用不足以生存,必須硬承攬工程以增加公司營利的情況下,這樣要叫人家設計怎麼專業的起來。

一家3~5名員工專業正規的純設計公司如此,規模再大些的呢?

你要他怎麼發展規模?

你要他怎麼專業的起來?

你要他們怎麼談創新研發?

你要他們怎麼改善環境?

你要他怎麼跟你說設計表象只是技術,而不是設計的目的與內涵?

你要他怎麼看國外的百年+百人設計公司所設計出來的作品?

你又怎麼好意思拿國外百年+百人設計公司所設計出來的作品,來要求你委託的設計師?

有機會當業主的,理解一家3~5名員工專業正規的純設計公司,不談發展不談創新研發不員工聚餐不買正版繪圖軟體的情況下,每年的基本管銷是319.8萬起跳。

然後,搞清楚你需要設計的原因,弄清楚你需要設計的規格,親自去了解你喜歡的設計公司的規模與工作內容,知道設計與工程是不同專業,各自分工。

再然後,你就知道台灣的醜,台灣的設計”不貼心”,不是沒有原因。

54 / 149